婴儿青铜综合征
疾病首页
找对医院
找对医生
康复养生
疾病详情
相关药品
疾病首页
患者咨询
找对医院
找对医生
康复养生
疾病详情
相关药品
登录
注册
婴儿青铜综合征
概述:婴儿青铜综合征(bronze baby syndrome)系光疗的一种并发症,1972年Kopeman首先报道1例
早产儿
(体重1474g)生后4天,因血清胆红素达359.1μmol/L(21mg%),直接胆红素137μmol/L(8.0mg%)而做光疗,48h后皮肤呈灰棕色,血清、尿均呈相似颜色,而命名为“青铜”婴儿综合征。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直接胆红素增高较为明显的患儿做光疗常可发生本症,临床较为常见。
病因
病因:光疗引起青铜症的小儿,在青铜症发生前血清直接胆红素均明显升高,此为光疗引起青铜症的一个条件。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1.直接胆红素增高 以直接胆红素增高明显的
黄疸
患儿,做光疗照射治疗后,引起青铜症。“青铜”色素是胆绿素、胆褐素等,而直接胆红素更易氧化为胆绿素,但“青铜”色素不仅存在于皮肤,血清、肝、脾、肾、心包及
腹水
均有此色素,故在体内有“青铜”色素积留。
2.有肝脏损害 由于小儿同时有肝脏损害,以致胆红素通过光氧化的产物不能自肝胆排出,是光疗引起本症的另一条件。
当患儿同时存在肝脏损害及直接胆红素升高两种情况时,光疗会并发青铜症,但亦有认为光疗对肝脏有损害,而引起本症。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光疗后除了皮肤、血清、尿颜色呈棕色改变外,尚伴有溶血现象,认为溶血亦是光疗所致,
未成熟儿
因皮肤色素少,皮下脂肪薄,血清胡萝卜素浓度低,红细胞对光疗更敏感而产生溶血。但亦有报道接受过光疗的
早产儿
数以千计,并未发现光疗产生溶血现象,故溶血与青铜症究竟有无内在联系尚待研究。Clak在尸检中发现肝、脾、肾、心包及
腹水
均呈青铜色而脑脊液和脑实质并无此色素,说明“青铜”色素本身并不造成对神经系统的损害,对青铜病与核
黄疸
之间有无联系尚待阐明。
并发症
并发症:产生溶血和肝脏损害。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 外周血液
红细胞计数
、
血红蛋白
含量减低,血涂片中可见破碎红细胞、异形红细胞等。周血出现幼红细胞,主要是晚幼红细胞。由于网织红细胞及幼红细胞的出现,故可表现大红细胞增多。网织红细胞增多,可达5%以上。
血清总胆红素显著增高,
直接胆红素
显著增高,转氨酶增高等。
2.尿液检查 尿色呈棕色改变,
尿胆原
排出增多。
3.
红细胞寿命
测定 是检测溶血的可靠指标,常用
51
Cr、3P-DFP或二异丙基氟磷酸标记红细胞法,能反映
红细胞寿命
的指数。此项测定显示
红细胞寿命
缩短表明有溶血。
其他辅助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根据临床需要选择B超等检查。
诊断
诊断:根据临床
黄疸
患儿在光疗后,皮肤、尿色呈棕色改变,且伴有溶血现象即可予以诊断。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主要应明确
黄疸
的病因鉴别,以合理指导治疗。
治疗
治疗:本病征目前尚无特殊疗法,但青铜色是无害的良性自然过程,可自行消退,对疾病的预后,精神及体格发育是无影响的。应针对引起胆红素增高的病因进行积极的治疗和积极的退黄等各项治疗。
预后
预后:本病征预后良好,症状、体征可自行消退。
预防
预防:预防方面须注意,在遇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而直接胆红素亦有较明显升高者,对光疗应采取审慎态度,并检查肝脏大小和肝功能(转氨酶及碱性磷酸酶)。如肝功能异常时,则不宜做光疗。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
目录
Copyrights 2005-2022 导医网 版权所有